
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院牧服務對院友意義
2024 年 2 月
(個案 ) 今天下午探訪,有一隔區,四個病人裏面三個都睡著了,只有他睡不著。院牧上前去和他打招呼,過往他都希望院牧唱一首詩歌給他聽,然後簡單祈禱,這是過去三、四個月的模式。今次卻例外, 他主動提出想院牧和他傾心事。
他說有很多心事想向人倾訴,但怕人們覺得烦厭,所以由小到大都沒有這樣做。於是院牧坐下來聆聽他,他回顧整個成長的生命故事,例如媽媽怎樣駡和打他,最後 媽媽離家出走,爸爸將他安排給其他人照顧等等 …..
當他述說過程中,能夠在安全和信任的環境下將他的感受表達出來,院牧用聖經的話語安慰和鼓勵他,也為他祈禱求主耶穌醫治他的心靈。最後他表示「 說了出來和院牧為他祈禱之後,心中一直覺得有塊大石壓住,現在石頭好像被搬走了,覺得很輕鬆和舒解。」 感謝主,透過院牧服務 ,能夠觸碰滿足病人心靈的需要。
慈氏護養院的院友和獅子會義工的互動
2024 年 2 月 5 日,獅子會義工及聾啞協會義工一齊合作為這裏的院友预先舉行新春活動。他們一行十八人, 透過手語 唱歌,玩遊戲和派發他們親手编織的羊毛帽子给院友,也踐嘗病房探訪其他病人,亦同時派這些帽子。
這次活動給義工和院友、病人帶來極大的互動效應。 對義工來說,他們離開他們的舒適區,到偏遠郊野 的護養院探訪病人,他們 親手織和送出帽給病人,尤其是對這些 聾啞人士來說, 本來是一個常接受人幫助的受助者,現在反過來,可以成為一個幫助人的人。 而對院友來說,看見那些殘疾的人也可以成為幫助人的人,也是成為他們的鼓舞和借鏡, 可以去服侍社區有需的人。
當他們上病房探訪病人的時候, 病人看見他們有殘障願意來關心,深受鼓勵和激動;義工看見病人的景況也引發他們產生强烈的憐憫和同理心,期間有一位義工更哭了起來。
最後他們表示仍然想繼續來探訪; 同時他們也讚嘆這裏的風景極之優美! 大家不其然都要讚嘆哪位創造大自然之主!
2024 年 4 月
(個案 ) 今年二月初(農歷新年前)出院的陳女士見證。 她入住「慈氏」將近四個月左右,當我第一次探訪她的時候,見她年紀不算大卻中風了,令到半邊手腳不能自如活動, 躺在床上很無助。倾談之間院牧發現她家族裏有人像她一樣,年纪和她相约階段都是患同樣的病,例如她媽媽和她外祖父。聽到這裹我們不期然地都靜默了一陣, 他突然問院牧:「這算不算是家族性咒詛」?院牧回答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她繼續追問如果是可以怎樣做?於是院牧和她用申命記廿七、廿八章分三次和她 一起為自己父母及祖父母等三、四代 認罪及领受祝福。做完以上這個禱告後,大約過了兩個星期,她告訴院牧,她的病情有新的突破,原本出院遙遙無期, 但現在醫生告訴她有機會安排放假出院。當時院牧聽到都不敢相信,她也是一樣。院牧問她怎樣有這麼大的進展?她回答:「 應該是同早排那個祈禱有關」(即是用聖經申命記祈禱認罪領受祝福)。果然今年一月一日她放假回家一天,回來評估後,住多一個月左右,於農曆新年假期前可以出院回家,經評估她能夠自理,不需要轉去其他地方。 感謝全能的上主,透過祂自己和衪的話語醫治她,也使用這裏的醫護人員及病人努力與神和人合作,今天得到很大的醫治。日後她需要繼續覆診及去日間治療中心繼續物理治療。
2024 年 7 月
(個案) 病人冼女士入住慈氏護養院,因為行動不便,身體又有很多毛病,例如高血厭,糖尿,過肥等,家中沒有人照顧,所以轉到這裡來。 最初院牧在病房探訪她時,每次都是唉聲嘆氣,埋怨自己,埋怨家人包括父母、丈夫、兒女等等,凡事都埋怨。彷彿在她的額頭上刻有怨婦的字樣,和她傾談幾乎要被她倒出來的垃圾壓到窒息似地。 過了一、二個星期,透過院牧多次探訪和心靈關顧,她開始沒有埋怨得那麼多,而且肯接受祈禱,慢慢地發覺轉變了,尤其是當她願意承認自己的無助,請主耶穌幫助她可以開開心心地渡日開始,轉變越來越明顯。當她住了大約兩個月左右,出現的前一天,再傾談之中,我和旁邊的護士不期然地發覺她不單止沒有埋怨,而且識得為人設想,懂得感恩,例如:兒子星期日來探望她已覺得好開心。她這樣的改變也令我不禁為她感恩讚美主!
2025 年 6 月
(個案 1) 有位院友因為中風後,住在慈氏約三十年,初時他太太常來探望,後來太太離世,外母就代替女兒來探他,之後外母也因年紀大不能來探望。現在院牧及義工是唯一探望他的人,有時播首歌給他聽或用幸福傳聲筒播放詩歌訊息給他聽,是他僅僅有的娛樂。院牧部的活動,也差不多成為他能夠離開病床的機會,院牧成為他在世上最後的朋友。
(個案 2) 阿潔,她是獨居老人,仔女結婚成家立室後已搬走了,丈夫已經過身。因為跌傷了寬骨在東區醫院住了一個月左右,現在轉到這護養院。剛剛醫生巡完房;她告訴院牧,因為年紀大,醫生話沒有甚麼可做,只等她慢慢復原,她不知要等幾耐,躺在床上很無助和很無奈。他表示有院牧來探訪,和她「倾談」很好,「無咁悶」,又有人關心開解心中的抑鬱,尤其是仔女要返工唔得閒,院牧就是每天期待見到的人。

梁子健院牧嘉許

何姑娘分享舂磡角院友的心靈需要